濟濟多士,乃成大業;人才蔚起,國運方興。人力資源市場是重要的要素市場,是勞動者實現就業的重要渠道。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管理,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是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舉措。3月27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江蘇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將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江蘇以法治力量護航人力資源市場有序發展的具體舉措,具有重要意義。
進一步保障求職者權益,為其撐起堅實的權益保護傘。就業是民生之本,條例在解決就業難題、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積極回應社會所需、民生所盼。以高校畢業生就業為例,2025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就業競爭激烈。條例通過明確、具體、職責清晰的法規規定為高校畢業生等重點就業群體筑起防護網。從AI學習師到無人機駕駛員,從民宿管家到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隨著改革深入推進、技術飛速發展,新職業層出不窮,新業態朝氣蓬勃,為擴大就業注入新動能,也讓勞動者有了職業新選擇。相伴而生的是,非法職介、虛假招聘、泄露信息等損害勞動者權益問題時有發生。對此,條例規定加強監督管理,要求人力資源等多部門建立信息共享、跨部門綜合監管機制,依法完善監管措施,并對新業態等實行審慎包容監管,通過多方合力共同守護各類就業群體的合法權益。
進一步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實現區域內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在長三角人力資源要素加速流動的背景下,江蘇擁有人才富集的基礎優勢,積極發揮著“輻射源”作用,但也存在人才綜合競爭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以及人才流失等問題。條例通過加強省際勞務協作,促進勞動力區域間轉移就業;推進長三角人力資源信息共享、服務標準統一、機構等級和從業人員職業技能等級互認等一系列規定,助推打破地域限制,為人才合理流動創造良好條件。對于經濟大省江蘇而言,加強人才的“共引、共育、共用、共服”,不失為“利己利他”的良策。相信隨著條例的實施,將有力助推優化人才流動機制,提升人才服務水平,激發市場活力,從而促進整個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進一步堅持規范與支持并重,推動人力資源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樣離不開對人力資源機構的管理。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問題,更應創新監管方式,提升市場監管精準化水平,切實維護人力資源市場良好秩序。同時還應著力破除影響勞動力流動的制度障礙,推動消除各類就業不合理限制,形成合理、公正、暢通、有序的社會流動格局,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對此,條例在相應章節作了細化規定,持續激發行業創新活力,更好發揮市場在促進就業創業和人才優化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當制度創新轉化為發展動能,當法治保障托舉起民生福祉,江蘇正以法治之力激活新時代勞動力要素改革,一幅“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現代化圖景將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徐徐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