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協
    江蘇人大網 > 新聞中心 > 圖文解讀 > 正文
發展人力資源市場 助力高質量就業——《江蘇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解讀
2025-04-08 18:20  來源:法制委 法工委  作者:蘇法軒

人力資源是重要的生產要素,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變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健全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解決好人力資源供需不匹配這一結構性就業矛盾。江蘇是人口大省、人力資源大省,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我省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取得顯著成績,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和優化人才流動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撐。但仍存在人力資源供給側與用人單位需求側對接效率不高,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運作不規范,“黑中介”、虛假招聘等困難和問題,制約著人力資源市場發展。2018年,國務院出臺《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設定了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管理基本制度框架,同時也要求各地及時修訂、制定相關政策法規。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和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指示精神,補充細化法律行政法規,充分彰顯江蘇特色、體現江蘇經驗,有必要制定出臺《江蘇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破解實踐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規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市場行為,提高人力資源市場監管能力,促進人力資源優化配置。

2025年3月27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江蘇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共6章50條,分別為總則、市場培育、行業發展、活動規范、監督管理和附則。

明確總體要求 落實工作責任

條例在總則中從以下幾個方面明晰政府和有關部門在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和管理方面的總要求和職責:一是明確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的定位,應當落實就業優先、人才強省等國家戰略,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開放有序、守法誠信的原則;二是規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職責,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組織領導、統籌規劃,制定并組織實施推進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的政策措施;三是規定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的職責,并要求教育、退役軍人事務、農業農村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重點群體就業促進工作;四是明確人力資源市場的發展導向,引導和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推動開展跨地區人力資源服務,加強省際勞務協作,促進長三角人力資源市場協同發展。

完善體系建設 加強市場培育

人力資源市場是促進各類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條例從以下幾個方面規范人力資源市場培育:一是落實政府在市場培育中的責任,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人力資源流動配置機制,根據資源稟賦和產業特征等基礎條件,培育和發展行業性、專業性、多層次、多元化的人力資源市場;二是完善公共人力資源服務供給,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設立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健全基層就業公共服務網絡,提供均等化、規范化公共人力資源服務,同時,明確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負責免費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三是鼓勵依法設立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市場化、專業化人力資源服務。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拓展服務領域、豐富服務產品,提供多樣化人力資源服務。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可以通過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提供公益性人力資源服務;四是順應人力資源市場線上業務發展需要,規定本省建立全省統一的就業公共服務平臺,為求職者求職、用人單位招聘提供崗位信息發布、崗位推薦、人力資源服務匹配等公共服務。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提供求職、招聘服務;五是加強人力資源服務供給,支持建立區域性、有特色、規范化的零工市場,為靈活就業人員和用工主體信息交流、現場對接、即時到崗、權益維護等提供便利服務,培育和發展專業性人力資源市場。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提供就業支持。

創新支持舉措 促進行業發展

條例設立專章,從以下幾個方面促進人力資源行業發展:一是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業規劃引領,將其納入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健全多元投入機制,培育高人力資本、高技術、高附加值業態,并完善人力資源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發布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報告;二是加大金融政策扶持,通過統籌使用就業補助、人才支持等相關財政資金,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鼓勵金融機構開發人力資源服務業信貸產品,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依法進入資本市場融資;三是強化產業平臺建設,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符合市場需求、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加強統籌布局和指導服務,制定和落實扶持政策,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定期對產業園建設進行評估,并要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立權責清晰、管理科學、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的運營管理制度;四是創新服務方式,加強品牌建設,規定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探索全產業鏈數字化。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推進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的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產品創新,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個性化服務。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規?;l展;五是培育龍頭企業,推動走出去引進來,鼓勵和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服務業領軍企業、服務貿易重點企業等。促進人力資源服務市場對外開放,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加強國際交流合作,開拓國際市場,開展跨境人力資源服務。

聚焦突出問題 規范服務活動

針對人力資源市場領域仍然存在的突出問題,條例第四章在遵循上位法有關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人力資源市場活動。一是對求職者、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以及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活動進行了規范,列舉了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人力資源服務的禁止性行為,明確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公平競爭,不得擾亂人力資源市場價格秩序,不得采取壟斷、不正當競爭等手段開展服務活動,增強對人力資源市場活動的約束作用;二是對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流動人員提供人事檔案基本公共服務作出規定,不得收取相關費用;三是明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舉辦現場招聘會,應該制定組織實施辦法、應急預案和安全保衛工作方案,符合《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四是明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處理個人信息遵守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以及落實數據分類分級保護、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數據出境安全管理等制度,保障人力資源數據安全。

強化監督管理 凈化市場環境

條例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人力資源市場監管:一是規定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經營情況年度報告制度,并鼓勵其通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管理信息系統辦理許可或者備案手續,提交經營情況年度報告;二是規定“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規定對舉報投訴比較集中、發生嚴重違法行為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將其列為勞動保障監察重點對象,并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警示約談,警示約談情況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三是規定對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的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制度,依法實施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

總之,條例的出臺,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培育壯大人力資源服務業,更好發揮市場在促進就業創業和人才優化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進人力資源市場法治化進程,為我省人力資源市場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關鏈接
亚洲午夜顶级嘿嘿嘿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