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協
    江蘇人大網 > 代表園地 > 代表風采 > 正文
江陰市人大代表朱紅霞:三尺講臺育英才 傾心履職顯擔當
2025-04-10 10:35  報送單位:無錫市-江陰市

三尺講臺存日月,履職為民踐初心。從教三十余載的江陰市第十八屆人大代表朱紅霞,既是深耕教壇的杏壇匠者,更是心系民生的民意橋梁。這位來自江陰高新區山觀實驗小學的教育工作者,以雙重的使命擔當在教書育人與代表履職中書寫著動人篇章。

立德樹人,深耕細耘至臻至善

自1994年走上教育崗位以來,朱紅霞始終堅守立德樹人初心使命,秉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低齡段教學領域深耕不輟。她精準把握學科特點與兒童成長規律,創新推進大語文教學實踐,通過情境教學、多元化的教法激活課堂,所帶班級以“好學善思”的學風成為家長心目中的“放心班”、學生眼里的“向往班”。

“每一個孩子都是珍貴的存在”,這是朱紅霞堅守的教育理念。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她堅持以誠相待,關注關愛班級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常態化開展主題班會、整本書閱讀、陽光心理輔導等活動,深得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好評。她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首心靈之歌:教書育人、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多年以來,朱紅霞潛心教育教學研究,課堂教學獲評江蘇省青年教師教學評比一等獎,發表50多篇教育教學類文章,個人被評為“無錫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江陰市優秀班主任”。

言為民生,傾情履職為民發聲

“雙重身份意味著雙重責任?!敝旒t霞始終將這句話作為履職準則。她時常深入教師、學生、家長群體中,傾聽他們的呼聲和訴求,并積極為他們發聲,當好“代言人”,三年間累計收集民意訴求20多條。在市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她提出《關于在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加快推進家長驛站建設的建議》,呼吁全方位提升教育便民服務品質,讓更多家長享受到家長驛站這一民生實事帶來的幸福體驗,使“等待”更有溫度。該建議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辦理情況成效顯著,在“代表建議督辦月”中被江陰電視臺《江陰新聞》欄目作了專項報道。

閉會期間,她化身“民情雷達”,聚焦民生痛點精準發力:針對老舊小區改造提出“微更新”方案,推動山觀新村口袋公園等3處民生工程落地;著眼教育痛點,提交《臨代教師統籌管理建議》,促成高新區建立臨聘教師人才庫;關注城市治理,提出的垃圾分類“三化”建議被政府相關部門采納。三年來 8件建議的100%辦結率,見證著這位“代言人”的履職實效。

行而不輟,努力推廣文化傳承

在文化傳承領域,朱紅霞創造性開辟“第二履職陣地”。多年來,朱紅霞積極發揮自身職業優勢,利用寒暑假、雙休日積極投入山觀社區志愿服務活動。“我家孩子不會江陰話,他們的下一代更不會講,如此經過幾代人就沒有多少人會講江陰話了”“建議學校開設方言課”……朱紅霞在聯系接待群眾時聽到很多類似的反映,她感到十分憂心,于是牽頭發起“萌娃說鄉音”志愿服務項目。從開始一個方言詞匯、一首江陰童謠的散點教學,到現在的主題式推進,用社區小課堂與自然大課堂相結合的方式帶領小朋友在老故事、老閑話、老物件、老手藝、老歌謠中學習鄉音。她見證了一批批孩子的成長,深深地感到地方文化、城市精神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影響。她先后提出《關于編寫<江陰城市精神少兒讀本>并在校園推廣使用的建議》《關于建設和改進社區(鄉村)博物館的建議》等多條建議,并身體力行,努力傳播江陰文化,講好江陰城市故事。

朱紅霞深知“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當選代表以來,她更加關注轄區的教育現狀,聽取家長和社會對教育的意見和建議,為孩子的幸福成長和家庭、社區的和諧美好盡心盡職。她先后開展關于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后服務、家校社協同育人等項目的調研,及時總結、提升,撰寫調研報告。作為連接家庭和學校的紐帶,在工作之余,她積極通過家長會、入戶家訪等方式,盡心幫助、指導家長提高家庭教育能力,為孩子提供安全、積極、可持續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得到廣大家長的高度贊許。

朱紅霞常說:“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愛是教育的靈魂?!彼龍孕?,只有賦予愛心,才能培養出善學、樂學的學生。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這一理念,不管在教學中還是在代表履職中,她都以滿腔的熱情為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朱紅霞表示,今后將擔好“雙重身份”,持續為教育事業和代表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吳茵)

相關鏈接
亚洲午夜顶级嘿嘿嘿影院